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务专题 > 专题报道 > 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
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政协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5050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表时间: 2020-08-28 10:22 信息来源: 市人社局 广州市干部健康管理中心 浏览字号:

穗人社函〔2020〕600号


隋永平委员:

  您提出的《关注公职人员心理健康尽快建立心理疏导室的建议》(第5050号)的建议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市委组织部、市卫生健康委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分别在6、7月多次电话沟通,7月29日与您见面座谈,邀请来局下属单位市干部健康管理中心实地走访调研,座谈会上向您专题汇报了我市公职人员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有关情况,参观了心理宣教馆等场地建设情况。经综合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在市直机关工委、市委组织部、市卫生健康委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局积极践行健康中国战略,指导下属单位市干部健康管理中心贯彻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分类指导、规范发展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加强心理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公职人员心理健康服务,积极探索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和危机干预等管理措施,为有需要的机关干部提供科学、规范、专业的心理疏导、心理援助等服务,最大限度满足干部群体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

  一、基本情况

  依据《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增强市直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实效的意见〉的通知》(穗办电〔2016〕27号)“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有关要求,市干部健康管理中心及时筹建了市公职人员心理健康服务中心,2017年4月挂牌“国家公务员心理健康应用研究基地(广州)”,2017年12月当选为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公职人员心理健康管理分会常务理事单位。

  市公职人员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基础场地由个体及家庭心理咨询室、心理测量室、团体辅导室、心理宣教馆、心理影音室﹑心理评估室等组成,拥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团队,搭建了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可为机关干部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提供心理评估和咨询服务,对不同心理问题起到早期预警和后续干预的作用。

  (一)坚持党建引领,深度融入党建,探索将心理健康服务作为关心关爱公职人员的重要实践抓手,通过维护心理健康、激发心理动能促进公职人员更好地担当作为

  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为根本指引,将融入党建、服务党建作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立足点,厘清公职人员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核心职能与定位,努力使市公职人员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成为机关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研究新平台、公职人员心理健康服务的实践主阵地。

  按照党中央关于关注干部心理健康的工作要求,结合省市的工作实际,将促进心理健康作为保障公职人员身心健康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加强对公职人员心理健康现状的分析研判,着力引进先进理念、技术与方法,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各级各类公职人员有效维护自身心理健康。此外,还将激发心理动能作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重要实现路径,在心理健康服务中加大对激发心理活力、塑造积极心态、促进心理资本增值等发展性的心理培育工作的研究力度,从而更好地服务激发公职人员干事创业内生动力的实践需要。

  经过多年探索,市公职人员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目前已形成以心理健康保健服务和心理资本增值服务为核心,深度对接和融入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需求的崭新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模式。

  (二)坚持专业化的发展方向,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服务团队,形成务实管用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市公职人员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坚持专业化的发展方向,不断致力于提升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按照引进促增量、培养强存量的人才队伍建设思路,通过连续多年的努力,目前已建立起由6名专职人员组成的稳定的心理健康服务团队,同时还大力引进中央党校、中科院心理所等知名权威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权威专家力量,组建专业的督导与顾问团队,持续增强心理健康服务团队的专业能力、专业素养与专业精神,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紧密围绕公职人员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市干部健康管理中心在多年探索中形成以“早发现、早援助、早干预”为核心理念的四个服务平台,包括心理评估建档平台、心理能力提升平台、心理疏导干预平台、心理数据分析平台。

  1. 心理测评建档平台。有针对性制定心理测评“基础量表+特色量表”套餐,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可为心理问题预警和针对性的培训、教育、疏导提供科学依据,为各级人力资源部门提供心理素质考核评价依据,为分析总结公职群体心理状态与思想动态、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环节提供参考依据。

  2. 心理能力提升平台。开展公职人员队伍常态化政策性宣教和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开展压力主题沙龙300余期,心理影音200余期,心理拓展惠及2万余人次。针对公职人员开展心理成长培训,针对领导干部和党务工作人员开展心理疏导能力培训,针对各部门心理观察员或心理咨询师等心理服务人员开展心理技能培训,提高了公职人员群体的自我调适能力,为机关单位培养200余名心理健康指导员,在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以及预防危机事件发生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 心理疏导干预平台。通过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帮助有需求的公职人员及时化解心理困扰,走出心理低谷。目前主动前来求助咨询的有500余例,涉及处理婚姻家庭、夫妻关系、亲子沟通与教育等生活方面问题及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引起的情绪困扰问题,解决严重焦虑抑郁情绪问题40余例,对于情绪明显不稳定、有严重精神障碍急性发作的人员,开通绿色通道及时转介至专业机构诊治。

  4. 心理数据分析平台。针对公职人员普遍存在精神压力较大、精神紧张、睡眠障碍等情况,引进精神压力分析仪,脑电分析仪和经颅磁治疗为群体提供科学评估,累计惠及8000余人次,并进行数据汇总分析,为干部队伍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三)坚持紧跟形势与任务要求,在关键时期敢担当、善作为,为公职人员提供高质量的应急心理保障服务

  依托成熟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与工作机制,市公职人员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既确保了常态化心理健康服务的有序开展,又能紧跟形势与任务要求做好各种临时性突发性的应急心理保障服务。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市公职人员心理健康服务中心迅速制定心理咨询、干预等预案,按照市卫生健康委要求为集中医学观察人员、集中医学观察场所、居家隔离人员等编制了新冠肺炎系列心理指引;在市委组织部和市人社局牵头下,制作推出《疫情期间公职人员心理调适》微课,提供专业心理援助。通过开展心态及需求问卷调研,分阶段精准制定心理服务方案,开通心理热线,制定不同人群心理服务指引和心理自助指南,提供特色心理健康服务。疫情期间在省内外期刊发表相关文章《新冠肺炎医学观察下密切接触者的心理干预》《一例医学观察的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时期974名广州市公职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新冠肺炎医学观察场所一线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公职人员思想动态调查与分析》。

  在复工复产期间,积极推进各项心理服务工作,进行线上线下心理测评、心理咨询求助,开展岭湖讲坛、单位预约讲座、心理健康科普宣传等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保障服务。同时,依托精神压力分析仪和脑电分析仪、团体减压放松设备等为公职人员提供心理减压服务,帮助公职人员有效缓解压力较大、精神紧张等状况。

  (四)坚持服务群众,深入基层社区为居民提供心理关爱,为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中发挥“心”力量

  除了扎实做好公职人员心理健康服务外,市公职人员心理健康服务中心还将服务延伸到基层社区。在市直机关工委、广州机关党员志愿服务总队直接领导下,牵头成立“广州机关党员志愿者阳光心语服务队”,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心理关爱服务。自2018年5月以来,先后20余次深入基层社区,通过策划和举办各类心理健康公益活动,引导社区居民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调节能力。作为基层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中一股“心”力量,在社会心理服务领域进行了深入、有益的探索,在暖人心、聚民心、防范和化解基层矛盾以及培育积极的社会心态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向社会传递了公职人员的正面形象。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我局将深入贯彻国家卫生计生委等22部门《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卫疾控发〔2016〕77号)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0部门《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卫疾控发〔2018〕44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继续加强对市干部健康管理中心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指导,同时结合工作实际,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一)开展更广泛的公职人员心理健康服务。争取政策支持将各机关、企事业单位把心理健康纳入每年常规体检安排项目和考核中,在市干部健康管理中心健康管理(体检)期间提供健康宣传、心理评估、教育培训、咨询指导等服务,为干部主动寻求心理健康服务创造条件。

  (二)建设机关单位心理疏导室。通过市直机关工委等部门牵头,由市干部健康管理中心协助在人数较多的机关单位、办公相对集中的场所建立心理疏导室,进行心理评估,健康和亚健康群体心理能力提升和轻症筛查,及时疏导化解心理健康问题,营造和谐健康的工作氛围。

  (三)健全完善绿色转诊通道。对于机关单位发现的心理或行为异常的个体,开通绿色就医通道协助及时就诊。

  (四)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加大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专业服务队伍建设力度,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

  感谢您对我市公职人员心理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0年8月28日

  (联系人:刘娜,联系电话:38977020)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协提案委,市委组织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浏览次数: -
分享文章到
返回顶部 打印页面 关闭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