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务专题 > 专题报道 > 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
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第20212023号建议答复的函
发表时间: 2021-05-26 16:21 信息来源: 市人社局 职业能力建设处 浏览字号:

穗人社函〔2021〕231号


温美燕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建议》(第20212023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市教育局、市农业农村局、团市委、市妇联、市供销总社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2月23日至3月16日进行了多次电话交流,经综合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工作开展情况

  (一)贯彻劳动力技能提升培训补贴政策

  我市按照《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广东省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补贴申领管理办法的通知》(粤人社规〔2019〕43号)和《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广东省职业技能提升各职业(工种)及专项职业能力补贴(指导)标准的通知》(粤人社规〔2020〕6号)的要求,实施技能提升培训补贴政策,实施技能提升培训补贴政策,规定凡符合条件的在穗务工人员(不分户籍),通过自学或参加培训取得相应证书(包括我省核发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国家授权的行业主管部门核发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国家技能等级证书,以及我省核发的、纳入补贴范围的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特种作业操作证书、培训合格证书等),均可获得300元至3000元不等的技能提升培训补贴。根据省相关文件要求,目前已涵盖了各行各业共247个职业技能工种、80个专项职业能力工种、110个培训合格证书工种。其中涉及乡村振兴发展的有农业种植、养殖技术、食品烹饪技术、火龙果种植技术、灵芝栽培技术、香菇栽培技术、豆制品制作、番薯干制作、白瓜高产种植等。若劳动者获得当地发布的企业紧缺急需职业(工种)目录范围内职业(工种)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补贴标准可在规定标准基础上提高30%。经统计,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市资助劳动力职业技能提升培训22172人次,其中资助农村户籍劳动者9196人次。

  (二)积极推进涉农人才培养工作

  目前我市共有广州市城市建设职业学校、番禺区职业技术学校、增城区职业技术学校、从化区职业技术学校等4校,开办了园林技术、农业机械使用与维修、农村经济综合管理等涉农专业,目前共有在校生534人。市教育系统建有粤菜师傅省级大师工作室 1 个、省级培训基地3个、市级培训室2个、市级培训基地 3个,逐步构建起了粤菜人才培养、培训体系,有力服务和支撑我市乡村振兴战略。如由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牵头成立的我市首个粤菜师傅工作室2020年共举办5期培训班,合计为乡村培训“粤菜师傅”学员近1500人次。2020年,市级安排转移支付资金170万元补助白云、番禺、花都、南沙、从化、增城六个区的 12 所新型农民培训学校开展培训,并落实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工作。2020学年,我市开展了园林植物修剪、农机具修理、艺术插花等涉农专业学生职业技能比赛,通过以赛促教,进一步提升了学生专业能力。如番禺区职业技术学校在 2019-2020 年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比赛中获得农机维修项目的一等奖、二等奖各 1个。

  (三)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我市印发《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做好2020年度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穗农函〔2020〕35号)、转发《关于实施广东省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有关事项的通知》至各有关区农业农村局,指导各区结合当地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实际,做好科学研判,适时启动实施2020年度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按照《广州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方案(2016-2020年》要求,自2016年起,全市七个主要农业生产区(白云、黄埔、花都、番禺、南沙、从化和增城区)每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800人,到2020年,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超过9000人,认定新型职业农民累计超过2500人。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市2016-2020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培训任务已全面完成,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9369人,超额完成了培训任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就地培养了一批农业农村现代化新的主力军,进一步推进了我市农业农村人才培养工作。

  (四)加大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力度

  一是大力实施“广聚英才计划”。加快培养引进农业领域高端创新创业领军团队和领军人才,支持企业开展农业关键技术研发。2019年,广东蓝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高光侠团队、广州市华南农大生物药品有限公司刁有祥团队分别入选我市产业领军人才集聚工程创业领军团队、创新领军团队,市财政支持两个团队人才经费600万元、项目经费3343万元。通过珠江科技新星项目资助35岁以下的青年农业科技人才30名。二是大力推进实施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鼓励科技人员与各类农村生产经营主体发展需求进行供需对接。2018-2020年入库选派1230名农村科技特派员,组织实施100项农村科技特派员项目。目前,农村科技特派员已覆盖我市7个涉农区100多个乡村,累计开展各类科技下乡、技术培训指导、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等活动349场次,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成果)200多个(项),建立科研示范基地40个,有效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五)提升乡村教师队伍综合素质

  一是资源扶持。通过摸查乡村地区教师培训需求,采取项目扶持、资金扶持和送培到区的形式,弥补乡村地区资金、资源不足。2018年以来我市专门针对乡村地区共开展专项培训23个,培训教师约5000人次。二是全员培训。依托“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充分发挥远程培训时间灵活、资源丰富和形式多样的优势,满足乡村地区教师的培训需求,提升其知识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2018年以来共开设8期共9527门次全员培训课程,每年培训乡村地区教师约10.92万人,占全市教师总数的66.4%。三是学历提升。2019-2020年开展“乡村教师学历提升计划”,面向7个非中心城区遴选尚未具有高一层次学历的小学、幼儿园教师进行学历提升,目前共有1740名乡村教师在读。

  (六)建立乡村医生培训机制

  出台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采取临床进修、集中培训、城市支农等多种方式,选派乡村医生到镇卫生院、区级医疗卫生机构或医学院校接受培训。乡村医生每年至少接受两次免费岗位技能培训,累计培训时间不低于两周。鼓励乡村医生参加医学学历教育,促进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组织市级二、三级医院与镇卫生院建立帮扶关系,签订协议,并根据协议和受援单位需求,由二、三级医院派驻专家驻点,通过现场教学、教学查房、学术讲座、开展远程培训等形式开展帮扶工作,提高镇卫生院医务人员业务能力。2020年,全市组织对1163名乡村医生的业务培训共计9689人次,培训覆盖率100%。目前我市镇卫生院全科医生1002人,乡村每万人有全科医生3.58名,实现了2020年底农村地区每万居民有3名全科医生的目标。

  (七)加强农村社会工作人才培训

  面向全市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常态化开展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和继续教育,每年开展各类培训超80场,培训内容涵盖农村社工服务、困难人群服务、政策法规服务等各方面,培训一线社工1万余人次,培训管理人才80名,培育督导50名。截至2020年底,累计培养了3名国家、省社会工作领军人才、500名本土督导人才、800名管理人才,培训一线社工达10万人次,持证社工约2.1万人,日益壮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同时,在花都区梯面镇等5个镇设立省社会工作改革试点社工站,开展农村社会工作探索与实践,依托广州市第七届公益创投“党旗领航,社工同行——乡村振兴社工人才成长”支持项目,链接市区5个发展较为成熟的社工机构党组织与试点社工站进行一对一结对培训,每月开展至少1次专业支持行动,全面加强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能力建设。

  (八)大力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及职称评审工作

  我市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大力培养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农业专业培训,着力提升农民技能技术。2020年度举办各类农业专业培训189期,培训7112人次。同时积极完成全市农业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经统计,全市申报高级职称32人,通过20人,通过率62.5%;申报中级职称80人,通过49人,通过率61.25%;申报初级职称48人,通过48人,通过率100%。

  (九)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

  我市高度重视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的培训工作,为提升系统领办创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经营和带动农户的能力,多次举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培训班,邀请全国供销总社培训中心专家、省市涉农部门负责人、农科院所专家讲课,请获评国家、省、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的合作社带头人(理事长)交流经验作法,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赴省内外茂名、江门、云浮以及福建龙岩、湖南宜昌等地学习先进经验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组建与运营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近年来,我市积极组织专业合作社人员、庄稼医生、农技人员、农资协会成员、农资经营等人员开展农资农技培训,针对广州地区特色优势农作物种植情况,适时开展科学合理施肥、科学安全用药和标准化种植栽培等培训,持续开展农化服务活动,在提升农民队伍素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十)实施“三支一扶”人员能力提升专项计划

  2020年,市人社局举办了三期“三支一扶”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组织专业师资分别对2017-2019年到我市参加服务的267名“三支一扶”人员进行了离岗、在岗、岗前培训,并选派了22名“三支一扶”人员参加由省人社厅举办的“三支一扶”计划示范培训班、“三支一扶”人员能力提升脱贫攻坚专项培训班,有效提升了“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的能力和水平。

  (十一)推进巾帼带头人培育及农村妇女培训计划

  我市推动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妇字号”新型农业产业发展,有计划地培育国家、省、市级巾帼创业示范基地,支持开发种植养殖、手工编织、乡村旅游、家政服务、农村电商等妇女创业就业项目。已扶持培育国家级先进集体和个人14个、省级17个、市级87个,有效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同时,持续开展农村妇女培训计划,积极创新网络培训方式,重点面向农村妇女骨干、基层妇联干部和返乡下乡创业女农民、女大学生等群体,结合广州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特点协同农业、科技等单位,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农村妇女培训。如2018年联合岭南教育集团实施广州“金雁学院”培训项目,2019年联合中山大四学南方学院开展“乡村振兴巾帼扶智班”等系列培训,2020年在贵州毕节落成首个“南粤家政”(毕节)实训基地和基层服务站,开办12个“南粤家政”订单班,预计带动2万人培训就业,2021年首批“南粤家政”订单班学生来穗家政岗前实习。此外指导各涉农区妇联依托各级巾帼创业示范基地、女农民示范合作社等开展农村妇女农技知识培训,包括专题讲座、现场教学等活动,每年培训农村妇女不少于2000人。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乡村人才培养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该提案对于促进我市乡村人才培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下一步,我市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抓好推进落实:

  (一)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健全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同时,支持有关职业学校完善办学条件、加强专业建设,鼓励相关院校对接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农村、农业发展、职业农民培养需求,积极与企业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灵活培训方法,注重培训实效。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抓好经市政府审定同意的《广州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方案(2021—2025年)》落实,有序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多措并举,面向农业从业者开展各类农业技术培训,进一步加强农业从业人才队伍建设。

  (二)加快培养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一是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大乡村骨干教师培养力度,精准培养本土化优秀教师。对长期在乡村任教的教师,职称评审可按规定“定向评价、定向使用”,高级岗位实行总量控制、比例单列。二是加强乡村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落实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实施方案,优化实施乡村基层卫生健康人才能力提升项目,进一步做好乡村卫生健康人才在岗位培训和继续工作,多途径培养培训乡村卫生健康工作队伍,改善乡村卫生服务和治理水平。三是加强乡村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农村科技特派员的支持力度,广泛征集各类农村生产经营主体的科技需求,充分发挥我市农业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优势,拓展农村科技特派员服务“三农”的广度和深度,提供高质量的技术咨询、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四是加强乡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本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力度,鼓励镇村干部、年轻党员等参加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评价和各类教育培训,常态化开展一线社工、管理人才、督导人才等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与继续教育,不断提升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能力。

  (三)规范管理,提升资金使用绩效。深入推进劳动力技能晋升培训补贴制度,指导各区科学制定培训计划,落实督查制度和备案制度,加强日常监管,严格审核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合规性,确保资金依法依规有序支付。组织各区开展劳动力技能晋升培训的绩效评价工作,提升资金使用效能。

  (四)深入实施“领头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培养工程。我市将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要求,动员青年投身乡村振兴,为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全面振兴作贡献。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发挥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继续加强青年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和青年助力乡村振兴重点村建设,激励、动员广大团员青年人才投身广州乡村振兴发展。

  (五)积极办好涉农职业技能大赛。继续强化涉农专业项目的职业技能比赛,构建职业技能竞赛与教育教学相互促进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办学成果和涉农人才事迹宣传,营造浓厚的技能成才、技能报国氛围,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报读涉农专业、参加农业技能培训,投身技能。

  最后,感谢您对我市乡村人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1年5月20日

  (联系人:石文海,联系电话:83391392)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政府办公厅,市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市教育局,市农业农村局,团市委,市妇联,市供销总社。

浏览次数: -
分享文章到
返回顶部 打印页面 关闭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