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众创梦想,谱南粤新章。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决策部署,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单位与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举办2018年广东“众创杯”大学生启航赛暨“赢在广州”第七届大学生创业大赛。6月22日,创业大赛专家评委会议在广州顺利举行。广东省人社厅、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台办、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及中国南方人才市场管委办的领导出席了评审会议。参加本次会议的还有来自市人社局相关处室、南方人才市场、就业中心、职培中心的相关人员,以及专家评委及新闻记者等150多人。
六百个优秀创业项目八百万创业扶持资金
“赢在广州”创业大赛是首个引入网络直播和电视录播的大学生创业大赛,赛事覆盖全省近120所高校,拥有强大、专业的百人评审团和总额八百万元的赛事扶持资金,更有星级国际化培训课程、王牌创新创业训练营和创业担保贷款、银行专项授信、政策补贴直补等“10+N”全方位创业扶持措施。2012年以来,中国南方人才市场已连续七年承办“赢在广州”大学生创业大赛,引发了大学生创业创新热潮,涌现了众多创业先进典型,真正做到了“为创新助力,为创业搭台”。
据悉,本届大学生启航赛自4月份启动以来,得到省内和香港、澳门地区高校、各级创业(孵化)基地的积极响应,学生参赛热情高涨,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等103所高校已成功举办校内选拔赛,海选项目超过8000个。团队组参赛项目经过各高校自行选拔,每所高校选出3-5个优秀创业项目上传至大赛官方网站,经过执委会资格审核,最终共有来自103所高校的456个创业项目入围团队组复赛。其中,广州地区参赛项目322个,省内非广州地区128个,澳门地区6个。企业组由毕业5年内的大学生创业团队自行报名,同时各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推荐参赛,经执委会审核,共有129个初创企业入围复赛。其中广州地区参赛企业94个,深圳、珠海等14个地市参赛企业共35个。
汇聚社会扶持资源打造专业评审队伍
通过大赛官方微信平台征集和就业中心、创业孵化基地等单位推荐,经大赛执委会审核和网上公示,本届大赛确定25家大赛合作单位,主要由创业孵化基地、创业投资机构组成,向大赛提供比赛场地、赛事组织、项目评审、项目孵化等支持服务。合作单位的加盟,汇聚了社会创业扶持资源,可为入驻企业提供创业培训(实训)指导、商事业务代理、行政公共服务、项目展示对接、技术创业服务等一体化服务。专家评委方面,今年6月,大学生启航赛执委会按照一定的评委结构比例,经过推荐、审核、公示等多个环节,最终决定聘请109位专家作为本届大赛评委,专门负责复赛、决赛入围项目的评审工作,评委主要由创业投资、技术运营、高校教授、人力资源等领域的专家构成。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团队组和企业组的项目特点,将专家评委分为若干评审组,在7月1日至7月20日通过大赛官方系统进行复赛网上评审,最终评选出团队组的前46强,企业组前22强晋级决赛。在大赛后期,评审专家还将与有发展潜力的初创企业进行对接,同时推动在校项目转发落地,提供必要的创业实战指导,帮助初创企业发展壮大。
在前六届大赛过程中,专家评委慧眼识珠,挖掘出一批优秀的创业项目和创业先进个人,结出了累累硕果。六年以来,我们通过大赛选拔出262个获奖创业项目,发放创业扶持资金总额约达720万元。截止至今年1月底,共有88个创业项目成功注册实体企业并正常运营,带动就业人数超过3000人,项目落地转化率达33.60%,远远超过我省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显示出“赢在广州”大赛平台对于孵化和培育我市优秀青年创业项目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六届创业大赛获奖项目中,更有11个创业项目年销售额超过千万,呈现出创新支持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发展态势。大赛引发大学生创业创新热潮,涌现众多创业先进典型,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以及多位省市主要领导先后接见王锐旭、尹然平、林权、陈晓鹏等大赛获奖选手,高度肯定我市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显著成绩。
两岸青年深入创业交流参赛项目争放异彩
台湾赛区从去年开设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积累了丰硕的经验,在良好的创业创新势头下,本届大赛继续邀请台湾地区公私立大学及科技院校在校或毕业5年内大学生参赛。台湾赛区自6月初启动以来,宣传发动、备赛指导、组织报名、项目认养、项目评审等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并优化服务,得到了广大台湾青年的积极响应和支持,进一步促进了两岸创业交流与互动。台湾赛区初赛将持续至7月底,预计报名项目总数将达100多个。台湾地区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连续第二年的加入,使大赛规模进一步扩大,竞争将更加激烈,奖项含金量更高,对于打造“赢在广州”粤港澳台创新创业交流平台,具有重要意义。
就晋级复赛的项目情况来看,团队组参赛项目突出展现了在校大学生独特的创新思维,天马行空却贴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如广州大学的“‘诗依’互联网虚拟试衣平台”项目,利用非接触式人机互动技术,使用户足不出户即可在私人场合体验试穿效果,努力实现顾客精准高效的购物体验,同时还能为制造商以及实体店商家提供数据支撑,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制造适销对路的产品,真正实践“互联网+”与云计算、人体建模、AR等相关技术相结合的创业理念,致力于引领服装销售新模式。部分团队组项目则针对社会福利、环境保护及中国古典文化宣传等多方面的问题做出大胆尝试。如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退休医护帮”项目,通过研发搭建互联网平台,实现退休临床医务工作者再就业,为有上门医疗服务需求的老人提供专业优质的医护服务;华南农业大学的“环保‘蘑’法师——利用蘑菇菌丝生产可降解生物材料”项目,以农业废料如秸秆、蔗渣等作为蘑菇菌种的生长原料,制作生物可降解材料,致力于在解决农业废料处理和环保材料开发,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实现绿色循环;再如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的“手传非遗文化工作室”项目,秉承“手泽之遗,薪火相传”的核心理念,专注于开展传统文化技艺的公益运营活动及“手传”APP研发推广的线上传播项目,以更好地宣传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和非遗技艺。
相较之下,企业组参赛企业更注重市场定位和盈利模式,不少企业已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创业带动就业成效明显。如广州市正渔水产渔业有限公司于2015年12月注册成立,顺应水产业的行业趋势及市场需求,创新发展“互联网+鱼虾苗”等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年均收入达500万元,带动就业人数逾200人;斯坦德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于2016年6月注册成立,专注于工业自动驾驶车辆(智能无轨AGV)的研发与推广,目前累计取得专利31项。致力于为工业自动化系统集成商提供标准移动机器人平台及端到端产品解决方案,为英特尔、中兴、富士康、歌尔声等行业领先企业提供整机应用开发与定制开发服务。
借助创业大赛这个平台,各大学生团队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到传统产业,突出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结合的产业发展特点,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独特视角和创客思维。
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巡视员、大学生启航赛执委会副主任冯星树在专家评委会议上作重要讲话
与会评委认真阅读大赛评审相关文件
与会领导为评委代表颁发聘书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直接搜索微信公众号“赢在广州创业大赛”,获取本届大赛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