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务专题 > 人才工作 > 博士后 > 培养平台 > 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发表时间: 2017-03-24 17:21 信息来源: 市人社局 浏览字号:

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下称“中心”)是广州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2015年成为广州市第四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作为国内交易规模大、交易品类齐全的综合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中心拥有国内一流的交易服务场地,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是一流的信息化交易服务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业务范围涵盖建设工程交易、政府采购、土地使用权公开出让、矿业权出让(转让)、国有产权交易等;每年完成各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超过13万宗,交易额近5000亿元,交易规模在全国位居前列。2015年,广州被国家发改委定为电子招标投标交易试点城市,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数字交易平台被确定为全国电子招标投标交易试点平台。

中心内设26个部门,下设广州交易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等国有企业。其中,广州交易所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以产权交易为依托的综合性交易平台,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是省市共建的国家级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单位,交易规模在全国位居前列。

中心秉持“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的管理理念,以“立足广州、面向全省、辐射泛珠三角、服务全国”为目标,着力打造区域性的国家级综合性电子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和交易平台。中心拥有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勇于开拓创新的干部职工队伍,干部职工总人数近800人。通过与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合作,构建“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创新驱动新模式,为建立“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的组织并发挥行业间的示范引领作用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为深化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以及推动广州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新动力。

近年来,中心在大力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理论和实践创新工作上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主要成果如下:

①开展《公共资源交易范围和运行模式研究》。该课题受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进行,目前已经完成初稿正在修改完善。通过研究将进一步明晰公共资源交易的范围边界,规范交易运行机制,建立公共资源交易清单管理制度,力求公共资源交易的结果能为社会各方主体所认可。

②开展《基于大数据的围标串标防治机制研究》。采集了近五年来27425个项目48万条数据样本,通过社团检测、关联规则及统计算法制定14个数据挖掘方向,纵横两个维度分析招标人与投标人的关联度、投标人异常中标率,以及诚信评价体系对中标率的影响度,提出符合我市招投标工作实际的机制设计,得到了广州市 市委任学锋书记的充分肯定。

③开展《信息科技廉政风险评测模型及防控关键技术研究》。对评标专家管理业务的廉政风险进行全面的梳理与评估,实施对科技监督的“再监督”,通过清权确权、合规分析、廉政风险评估、职权电子化、电子权力运行规范化等工作,进一步提高了综合评标专家管理业务的服务水平。

④开展《政府采购需求标准化研究》。成功建立了包括视频监控监理、集成、咨询设计以及空调、电梯、保安、电脑等43个品目的标准化需求模板,降低了采购人在资格条件、星号条款、评分项目及权重方面的恣意性,防止不合理条款的出现,提升采购文件范本的规范性和约束力。该课题研究成果已在广州市政府采购项目中全面运用。

⑤研发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信用指数。联合市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完成了“公共资源交易综合信用指数”开发,制定了《广州公共资源交易综合信用指数试行方案》;同时,大力推进跨区域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信用互认,实现了与湖北、合肥等地就异地信用数据的互认互用。

⑥开创“互联网政府采购金融”平台服务模式

为解决政府采购领域长期被诟病的“周期长、质量次、价格高”问题,我中心通过广泛调查和长时间研究,创造性地推行电商直购、订单采购、批量团购、商旅服务和增值服务等五大商城服务,为采购人提供“一站式”的采购服务,研制财政资金管理、市场要素全生命周期、信用信息等采购信息“三闭环”采购机制,采用“交易中心农行总行”合作开发的模式,为政府采购各主体提供金融创新产品服务。

下一步,我中心还将大力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政府采购法与招标投标法的法律问题比较研究》、《工程建设项目评标方法研究》、《基于“互联网”的场地管理模式研究》等多个课题研究,创新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机制,开创公共资源配置新局面,谱写阳光交易新篇章。

/website-webapp/ewebeditor/uploadfile/20190313134740793

浏览次数: -
分享文章到
返回顶部 打印页面 关闭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