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广州白云山陈李济药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陈李济”)创建于1600年,隶属世界500强企业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商务部首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及广州市政府认定的“广州市老字号”企业。现有员工633人,为国有中型企业,陈李济2008年至2022年,连续5次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荣获吉尼斯记录“全球最长寿制药厂”;2011年“陈李济”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22年获海珠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奖(科技创新)、“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认定、“广东省创新型中小企业”认定、“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
公司注册资本11285万元,2020年销售金额48267.79万元,2021年销售金额52451万元,2022年销售金额57036万元;资产总额61837万元,资产负债率43.58%;近5年科研开发投入占工业销售收入比列均超过3%。企业稳步发展,银行信用等级AAA,资本结构合理,资产状况良好。陈李济主要生产中药口服固体制剂,剂型有传统的丸剂和现代的胶囊剂、片剂、颗粒剂等,现阶段已形成心脑血管类、风湿骨痛类、妇科类、滋补类、呼吸类、消化类六个产品系列,共70多个品种;多个品种获得国家、省、市、名优产品、优质产品称号,其中舒筋健腰丸、壮腰健肾丸、补脾益肠丸、喉疾灵胶囊、胃疡宁丸、昆仙胶囊、新血宝胶囊等7个产品被评为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收入占销售收入达85%以上。
二、科研创新能力
1、陈李济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拥有一支具有先进管理理念和较强开拓创新能力,结构合理的技术创新团队,创新团队总人数92人,团队有高级职称人员1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授级)3人,博士学位5人,中级职称68人,高级技工12人,在企从事科研工作博士后2名;专业涵盖了药学、医学、化学工程、食品科学、生物工程、遗传学等专业领域,研发和成果转化经验十分丰富。
2、拥有“广东省中药免疫制剂企业重点实验室”、“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工程中心”等3个省级研发平台,以及多项科研成果。其中,研究成果“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复方中药新药昆仙胶囊的研究”获2014年海珠区科技进步二等奖、2017年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中药胃肠分溶双层丸‘补脾益肠丸’工艺及质量控制技术提升与应用研究”获2015年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6年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发明专利“一种补血补铁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荣获2017年第十九届国家“专利优秀奖”称号;发明专利“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中的应用”荣获2018年第二十届国家“专利优秀奖”;实用新型专利“一种药丸筛分装置”获2019年广州市第五届职工发明创新大赛优秀“五小”奖。
2020年公司黑老虎种植基地被纳入首批广东省中药材产业化基地名单、荣获广州市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登记2项、顺利完成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结题1个;2021年“全自动送丸机”项目获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优秀奖;“检测陈皮的陈化方式的方法”、“一种果实类药材破碎设备的升级改造”项目分别获得2021第六届广州市职工发明创新大赛三等奖、优秀“五小”奖、“陈李济新会陈皮产业化基地”成功入选2021年第二批广东省中药材产业化基地名单;2022年完成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结题1个、完成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结题1个、“陈李济百年陈皮及系列产品研发”被广州市科学技术局认定为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登记号:GK20220213)。
3、陈李济十分注重知识产权体系的建设:目前公司拥有有效授权的专利67项,其中发明专利32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外观专利21项;这些专利技术涵盖了产品工艺、产品质量控制、制丸设备发明优化、药材种植等,从多方面逐步完善公司的知识产权体系。2022年度陈李济知识产权工作成果显著,获得授权15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新申请专利11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成功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为进一步推动公司人才升级,陈李济将紧密围绕广药集团“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战略部署和“人才强企”的方针,结合公司整体发展的需要,强化人才服务保障,遵循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项目优先原则,突出以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攻关,持续加大创新中药、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等科研方向博士研究生的引进、培养力度。
陈李济以博士、博士后等高层次科研人才为核心的科研团队将以“围绕营销做好学术支持,围绕生产质量做好技术支持”为目标,落实“聚焦主导品种,打造独家品种,补充潜力品种”的思路,着力加强重点产品的改造和研发,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始终坚持创新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理念,确保主要品种的科技投入,扩大对独家产品、准独家产品的科技投入,挖掘梯度产品潜力,关注有潜力的品种及大健康产品的研发,形成主次分明,长短结合的科技研发格局。继续做大做强陈李济党建引领的品牌效应,顺应国家部署加快推进制造业升级的发展形势,实施创新人才驱动战略,抓住国家推出有利中医药发展的产业政策,升级产能、精进工艺,提升科研竞争实力,面向市场,贴近需求,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塑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