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务专题 > 专题报道 > 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
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广州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025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表时间: 2018-08-10 18:20 信息来源: 本网 浏览字号:

市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员会,市台湾同胞联谊会:

  您单位提出的《关于完善港澳台青年来穗创业就业政策措施的建议》(第1025号)提案收悉。鼓励和支持港澳台青年来穗创业就业,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增强港澳台青年对祖国认同感、归属感的政治需要,也是广州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城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您提出的建议,从实际出发,针对性很强,对港澳台青年来穗创业就业搭建桥梁、区域深度合作有着深远意义。

  对于您单位的提案,我局多次研究,并与您单位负责同志于8月8日进行了电话沟通,经综合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科创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住建委局、卫生计生委、市外办、市来穗局、市地税局等19个部门的会办意见,现将有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鼓励和支持港澳台青年来穗创业就业的做法和成效

  (一)“制定便利港澳台青年来穗创业、就业配套政策措施”方面的工作。

   1. 实施积极的人才和创业就业政策。一是积极落实《关于印发<关于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人才管理改革的若干政策>的通知》(粤组通〔2017〕47号),推动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深化人才管理改革,鼓励港澳居民在区内就业,允许港澳金融和法律领域专业人才在区内提供专业服务,在区内鼓励建筑工程类个人执业,鼓励境外人才在区内开办企业,将港澳专业人才纳入企业资质标准计算范围,允许境外人才缴纳住房公积金,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二是构建覆盖港澳台人才在内的人才政策体系,制定出台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意见》及10个配套实施办法、《关于加快集聚产业领军人才的意见及其配套文件》、《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专项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实施《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人才绿卡制度的通知》(穗府办规〔2016〕5号),对8大类15项优秀人才提供出入境和停居留、购房购车、子女入学等9类服务。凡符合本市引进人才需求,每年在本市创业或工作超过6个月的,非广州市户籍的境内居民,港澳台湾地区居民以及外国人,持中国护照、拥有国外永久(长期)居留权且国内无户籍的留学人员和其他人员,在本市有合法住所,符合《广州市人才绿卡制度》第三条规定的,可申领人才绿卡。截至2017年底,我市审核发放人才绿卡总数3300个,其中主卡2595个,副卡705个。三是出台《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广州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广州市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办法的通知》(穗人社发〔2015〕57号),进一步扩大补贴的对象范围,符合条件的在穗普通高等学校、职业学校、技工院校的港澳台学生(在校及毕业5年内)可领取一次性创业资助、租金补贴、创业培训补贴、优秀创业项目资助、创业项目征集补贴等创业补贴。四是从2015年开始,广州市政府拨出6000万“扶持台资企业转型升级与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每年1000万,分六年实施)。天河区出台《广州市天河区推动台湾大学生实习和台湾青年创新创业实施办法》、番禺区出台《番禺区关于建设广州大学城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实施方案》、《“青蓝计划”创业项目申报指南》,从启动资金、办公场地、实习补助,住房补贴等多个方面扶持港澳台青年创业项目,有效推动了港澳台青年在广州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2. 完善港澳台青年来穗创业就业服务平台。一是通过大赛加强穗港澳台青年交流合作。举办广东“众创杯”大学生启航赛暨第六届“赢在广州”大学生创业大赛,邀请港澳台地区高校大学生参加该大赛。举行穗港澳蓉青年技能竞赛,推动四地技能人才发展。连续举办五届广州市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专门设立港澳地区分赛场和台湾地区分赛场,第四届大赛共征集119个港澳台青年创业项目,成为港澳台地区青年了解广州的一个重要窗口。联合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开展第七届香港科技大学百万奖金国际创业大赛,吸引内地、香港及境外的近千个项目报名。通过2017海交会吸引香港人才来穗参会,全国包括4个直辖市、香港、澳门在内的32个省级行政区域的378个代表团携上万个岗位需求到场,参会总人数近5万人次,总体规模超过往届。会上还签署了《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战略联盟合作协议》。二是扶持建设港澳台青年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其中,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场和“创汇谷”粤港澳青年文创社区以“青年特色、港澳元素、前端定位、综合服务”为目标导向,为在穗高校就读的港澳青年学生以及刚步入职场的港澳青年提供配套服务。同时,以实体性,综合性的粤港澳青少年交流活动总部基地为核心,建成粤港澳青少年交流活动基地59家,涵盖了公民教育、实习实践、研究培训、体验休闲、交流接待等五大板块,并通过日常管理和维系,规范了穗港澳青少年交流合作的组织、承接机制。此外,建立了以众创五号空间为代表的一批面向台湾青年,各具特色的创业基地,涵盖高新技术、电子商务、生物医药、艺术动漫等多个产业方向。

  3. 优化创业环境,打造“精准、便捷、智慧”的政务服务新体系。我市政务服务全面实行“一窗”受理,将涉及市工商局(本级)企业注册登记预约、受理、发照业务纳入“一窗”办理,统一使用全市综合受理平台。出台《关于优化市场准入环境的若干意见》,实施“先照后证”改革,实行企业名称、经营范围自主申报,推行新设立商事主体住所经营场所自主承诺申报制,放宽“一址多照”“一照多址”条件,增设“设立登记”预约通道,优化审批流程,推广“互联网+商事登记”服务,面向港澳台地区开通跨境登记平台服务,实现港澳台投资者“足不入境”即可完成落户登记。

  4. 提供税收优惠和融资便利。一是对港澳台人员在境内工作期间取得的4类收入给予个人所得税免税待遇。港澳台人员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二是通过纳税人学堂(包括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广州地税”微信公众号和门户网站提供相关税收政策宣传和辅导,为在穗创业就业的香港青年提供助力。三是研究制定《关于全面建设广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决定》、《关于支持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若干规定》、《广州市构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广州市金融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等政策文件,从制度层面大力推进穗港深化合作,加大对各类金融机构和人才的引进的奖励支持力度。其中给予法人金融机构最高2500万元、金融机构地区总部最高200万元、金融市场交易场所最高2000万元、法人金融机构增资扩股最高1000万元、股权投资机构最高1500万元、上市公司最高300万元的奖励补贴。对于金融人才,2014年我市出台了《广州市高层次金融人才支持项目实施办法》,是目前国内已出台的为数不多的专项金融人才扶持政策。2015年首次对全市高层次金融人才进行评定,至今已开展三年,影响越来越大,效果越来越好。三年累计评出金融领军人才3名,金融高级管理人才230名,金融高级专业人才515名,共奖励财政资金8743万元,其中金融领军人才最高可获得100万元、金融高级管理人才最高可获得30万元、金融高级专业人才最高可获得20万元的奖励,奖励力度不断加大。四是推进穗港金融交流合作平台建设,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落户广州并举办了全球年会,为广州新增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平台,有力提升了广州的城市美誉度和国际影响力。积极推动汇丰银行全球培训基地、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落户南沙。依托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亚洲金融论坛等展会论坛活动,加强穗港金融合作交流,打造穗港及“一带一路”金融合作交流平台。全国首创“青年大学生创业板”,为符合条件的港澳台青年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资平台。此外,我市为支持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在穗青年创新创业,与共青团广东省委共同推动广州股权交易中心在全国首创“青年大学生创业板”,为包括港澳台在内青年的创业项目提供创业孵化,专业增信和融资对接服务,运营成效显著,并以“省部共建”形式建设全国性的“中国青年大学生创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简称中国青创板)。中国青创板是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为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国内外青年群体创新创业项目或企业提供包括孵化、托管、增信、融资、交易和退出等综合金融服务,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形成渉港澳台机构、部门为港澳台青年来穗创业、就业、实习服务的合力”方面的工作。

  1. 目前,我市已经成立了广州市穗港澳合作交流促进会、广州穗港澳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广州市天河区港澳青年创业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为加强港澳青年与广州青年联络与合作,促进就学、实习创业、创业商务交流,共谋事业发展提供服务。此外,我市成立广州市穗台经济文化交流中心,配备专职人员,专门负责工作开展和项目推进,将台湾青年实习就业创业工作与我市引资引技引智等工作有机结合;我市还推动成立了广州市台湾青年之家、广州市穗台青年职业发展服务中心、广州市天河区两岸青年创业服务中心等专门服务机构,共同为台湾青年提供服务。

  2. 近年来,我市举办在穗单位赴香港高校招才引智活动,通过校园现场招聘会、人才政策宣讲等形式,促进香港青年人才与广州企事业单位高效对接,覆盖香港8所高校的学生。开展全国重点高校学生“走进广州”来穗实习活动,邀请港澳等高校师生参加重点高校学生“走进广州”实习活动。开展香港青年学生来穗实习项目,逐步培养香港学生在广州及粤港澳大湾区实习与就业的意愿。2017年依托南沙新区和自贸试验区产业体系完备,港澳投资企业众多的优势,全面完成涵盖南沙自贸区工作部门,金融机构、大型央企、外资企业等百家实习单位的认定挂牌工作,提供了超过1000个贴合港澳学生专业的高质量实习岗位,吸引港澳青年学生到南沙开展实习。

  3. 2016年起,市台办联合团市委等部门依托广州青年企业家协会、台湾中华青年企业家协会推动台湾大学生来穗实习297人,分别安排到各区70多家实习单位,既有银行、广告、设计等热门行业,也有幼教、养老、食品制造等高需求行业。实习生来源既覆盖了台湾知名院校的高材生,也有私立科技大学的高技能学生。各区从2016年开始收集提供专门面向台湾青年的就业岗位150多个,公开招募近1000多人,用人单位涵盖医疗机构、高校、银行、大型企业、初创企业等类型。对台招商引资工作也成为吸引台青来穗发展的重要途径,如富士康科技集团增城项目在2017年第四季度就新增招募了上百名台湾青年。通过以上实习交流,增进台湾青年对我国企业创新创业发展情况的了解,共享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成果,推动台湾青年来穗实习就业创业,促进穗台两地青年交流和融合。

  4. 组织开展“职得你来”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战略产业人才交流会,充分联动大湾区重要城市广州、香港、澳门、珠海、深圳等地优秀高校,开展粤港澳人才供需战略合作,建立粤港澳青年产业人才数据库和合作联盟,组织广州战略产业企业开展青年人才交流会,促进粤港澳产业人才聚集广州,形成人才合理流动,推动青年优秀人才的培育。紧密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主题,举办“青春助力大湾区·携手共绘同心圆”2017穗港青年专才深度合作发展交流会,以法律、互联网、金融三大专业为重点,联合市青联、香港律师会等进行深入交流与学习借鉴;重点结合南沙自贸区金融商务、科技创新、旅游健康等产业发展方向,开展“粤港澳青年专才融合发展南沙汇”系列主题交流活动,加强港澳青年专才对广东自贸试验区特别是南沙新区片区的认识,增进三地青年的交流与合作,吸引穗港澳三地青年专业人才在南沙片区扎根成长奉献、创新创业创优、深度融合发展。

  5. 提供就业和生活便利。一是根据《关于印发<关于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人才管理改革的若干政策>的通知》(粤组通〔2017〕47号)要求,对在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内(包括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工作的港澳居民,免办《台港澳人员就业证》,与当地居民一样无需办理许可或备案手续。二是出台《广州市新就业无房职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办法》(穗建规字〔2017〕1号),港澳台来穗创业就业者持有人才绿卡的,可以以个人(家庭)名义按规定申请新就业无房职工公共租赁住房。新就业无房职工公共租赁住房还采取单位整体租赁方式,即符合条件的单位,可根据单位制定的分配管理方案向本单位符合条件的香港来穗创业就业者提供公共租赁住房。出台《广州市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方案》(穗组字〔2017〕98号),符合条件的市级高层次人才可按规定申请住房补贴或免租租住人才公寓等住房保障服务。如引进的人才符合我市高层次人才住房保障申请条件,可按规定享受相关服务。三是按照《广州市来穗人员融合行动计划(2016-2020年)》,为包括港澳台青年在内的来穗人员提供公共服务和便利。

  (三)“加大力度宣传广州的创业就业环境”方面的工作。

  1. 对港澳青年宣传方面。一是通过整合各类媒体资源组成青创媒体联盟,挖掘、树立一批的德、智、体、美、创全面发展的优秀“广州创青”、粤港澳青年创业榜样,并制定青创榜样宣传计划,增强青创典型宣传力度,通过评选和宣传优秀青创典型,树立粤港澳创新创业青年榜样和典型,讲好广州“青创”故事,形成“青创广州”工作服务品牌,进一步营造广州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吸引国内外及港澳台地区的青年创新创业人才来穗就业创业。二是开展“2017穗港澳青少年文化交流季”活动,组织三地青少年重走“广府文化之路”。赴港参加香港影视展、《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粤曲群英荟》等活动,建立常态化文化交流工作机制。组织市青联委员及广州创业青年代表前往香港,以法律、互联网、金融三大专业为交流重点,与市青联港区特邀委员、香港大律师公会、香港律师会、香港互联网专业协会和香港元朗青年商会青年代表,共同学习了解“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背景和发展前景,各自结合所在专业领域就如何为粤港澳大湾区助力发展进行探讨。组织穗港澳三地近250名青年,分两期开展“粤港澳青年专才融合发展南沙汇”系列主题交流活动,促进穗港澳三地青年人才在专业工作领域的合作交流。举办“穗港企业家携手‘走出去’座谈会”、穗港澳工商界新春、夏日联谊活动、港澳政协委员座谈会、港澳执常委代表座谈会等。

  2. 对台湾青年宣传方面。一方面,针对台青来穗发展所关心的问题,开通“台湾青年在广州”的微信公众号,每周定期推送重要政策精神、穗台交流活动、及台商台青关心的热点信息,并利用公众号后台互动功能及微信群等平台,及时回应台青关切问题。同时,结合台商求助协调工作,做好台青咨询与求助的跟踪回复。2017年,市台办接受台湾相关机构、台湾青年对在穗实习就业创业的相关咨询超过100次,联合各相关部门协调解决求助个案数十宗,办理时限平均不超过三天。协助多名台湾青年落实工作岗位,解决实际生活困难,为台青在子女教育、医疗等方面提供服务与支持。

  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市开辟更多入岛宣传渠道,并组织了一系列大型推广活动,增进台湾青年对广州创新创业环境的了解。一是搭建入岛经贸宣传新窗口。去年以来,市台办加强与台湾工业总会、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台湾工商建设研究会等机构加强沟通联系,运用岛内各专业机构的平面和网络媒体平台,开辟专栏专稿宣传广州经济发展和重点产业情况。二是扩大与岛内媒体的合作。分别与台湾旺报、中华日报、古都电台、爱迪而传媒集团合作,开辟“台湾青年在广州”专栏,分批采访广州创新创业优秀代表和相关部门,同时结合广州市各项经贸文化活动开展联合采访,全方位宣传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三是在台湾举办大型专场推广活动。2016年、2017年我市分别通过在台湾岛内多个城市举办“穗台携手 梦想飞扬——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发展新机遇” 、“青创杯”广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台湾分赛区启动仪式等多场活动,大力宣传我市欢迎台湾青年创业就业实习的良好环境。四是指导台青组织开展入岛推介活动。如指导“台青之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好岛内宣传工作,自2016年成立以来,“台青之家”已回台走访35所台湾高校,开展两岸青年面对面交流活动110余场,参与台湾青年12000余人次,覆盖实习、就业、创业等多个领域。五是通过中央、省、市媒体报道广州台青。去年以来,我市共推荐在穗就业创业优秀台湾青年代表接受中央电视台4频道《海峡两岸》节目组、广东广播电视台、广州日报等记者采访报道近10次,受到两岸民众和在穗台商台青的广泛关注,取得了良好的反响。六是通过台青体验活动营造良好口碑。2017年我市接待了台湾中华青年家协会、台湾的大学高中学生参访、实习团共计1000多人,并安排台湾青年实地参访广州地区高校、普通高中、职业院校,深入我市各类学校随堂听课和参与校园体育竞技活动,参观广州青年创业孵化器、重点企业和重大工程,让台湾青年学生切身感受广州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活力,感受到两岸一家亲,命运共同体,活动结束后通过分享台湾青年的心得体会,广泛宣传,口口相传。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和思路

  针对您单位提案的具体建议,结合广州实际,在加强和改善现有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整合资源,鼓励和支持港澳台青年来穗创业就业。

  (一)实施更加积极的港澳台青年来穗创业就业相关政策。年内出台《广州市促进就业创业资金管理办法》,将涵盖台港澳居民的就业创业补贴政策进一步扩大。根据国家《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简称“惠台31条措施”),结合广州实际,出台“惠台31条措施”实施细则,使台湾同胞分享我国发展的机遇。

  (二)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实施更加便利的人才集聚政策。修订广州市人才引进入户管理办法,增加创新创业指标,进一步放宽入户门槛,简化申报流程;实施《广州市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广州市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办法》、《广州市高层次培养资助办法》、《广州市“岭南英杰工程”实施意见》,在教育、卫生等行业出台实施高层次人才集聚办法,建立具有广州特色的高层次人才政策保障体系;实施广州市培育“羊城工匠”行动计划,培养造就大批适应广州产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三)继续提高对来穗创业就业港澳台青年的服务水平。一是实施更加深入的交流合作和人才培养。在人才政策层面力争更大范围覆盖港澳台人才;推动更深层次交流合作,如2018年广东“众创杯”大学生启航赛暨“赢在广州”第七届大学生创业大赛将挖掘更多科技含量高、落地转化率高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吸引更多港澳台地区高科技青年人才来穗创业;全国重点高校学生“走进广州”来穗实习活动将继续推进本地企业与港澳台地区知名高校的校企合作,向两地高校学生提供更多优质的见习、工作岗位,扩大“走进广州”来穗实习活动在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群体中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大力支持并参与第十届穗港澳蓉青年技能竞赛。二是将在制定有关行业发展政策时,将引进香港青年专才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加以考虑;同时通过多种渠道进一步加强与香港青年专才交流。三是重点开展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引领工作和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调研。积极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深入研究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及穗港澳青年面临的新机遇,探索服务穗港澳青少年人文文化、专业青年人才交流、青年科技创新协同等领域的新发展路径,努力构建穗港澳青年文化共同体、创新共同体、生活共同体,引领广州青年积极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各项建设。开展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调研,通过摸清港澳台地区及国外青年在穗创业底数与基本情况,为市委、市政府在青年创新创业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进一步完善广州市青年创新创业政策制度和服务体系,探索构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人才服务体系,精准服务来穗创业的港澳台青年。四是利用“青创杯”第五届广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仪式、半决赛、总决赛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国际青年创新创业交流会和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人才高峰论坛,并在香港、澳门等地区设立具有地域特色的多个平行主题论坛,重点关注“IAB”计划、“NEM”计划战略产业领域的人才交流合作。同时,通过定期举办穗港澳台青创交流营、青年专才论坛等方式,为港澳台青年提供产业学习、市场拓展、人才交流、项目合作的平台,为广州青创品牌活动的开展提供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五是整合区域资源,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青创基地。为推进大湾区青年纵深交流,共建一批具有优势服务资源、公共配套和服务链条完善的“粤港澳大湾区青创基地”,搭建大湾区创业青年展示交流平台,发挥平台功能和转介服务,为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人才提供系统扶持服务,为大湾区青年来穗创业提供落地服务的青创专属平台,推动大湾区青年交流、交往、交融走向纵深发展,打造粤港
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与服务贸易合作新高地。六是筹备举办以青年为主题的“穗台论坛”,进一步扩大实习体验规模,推动就业招聘活动,开展创业交流等多种活动,重质量,重实效,进一步为台湾青年提供展示的舞台。

  (四)加大税收和融资优惠力度。一是积极建言献策,协助地方政府向中央申请参照珠海横琴与深圳前海在吸引国际人才和鼓励产业发展方面的相关优惠政策给予南沙自贸区税收政策支持。二是将继续加强穗港澳台金融交流合作。深入贯彻落实《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促进穗港澳金融的深度合作,推动穗港澳互利共赢发展。加强与香港交易所等协会及平台的对接交流,进一步推动穗港澳金融创新合作,为穗港澳金融业界搭建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加强穗港金融人才合作。支持各大商业银行设立总行级科技金融创新机构,开展投贷联动创新。培育和发展科技支行、科技保险公司和科技融资租赁公司,构建新型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以打造国际风投创投之都为目标,研究设立天使投资母基金,依托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万博基金小镇、广州创投小镇、天河风投大厦等平台,大力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做大做强“中国青创板”。加快推进各区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建设和监管工作,通过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创新创业、转型升级和城市建设等领域。

  (五)加强宣传,全方位推介广州创新创业环境。通过主动设置主题、策划活动、创新传播手段等,以港澳台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好广州创新创业环境的宣传推介工作,增进港澳台青年对广州的了解,使我市成为港澳台青年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窗口。

  衷心感谢您单位对港澳台青年来穗创业就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充分采纳您单位的意见,加强各职能部门合作,积极探索完善相关政策,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吸引港澳台青年来穗创业就业。希望您单位今后继续向我们提出宝贵意见,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我们的工作!

 

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8年8月10日

  (联系人:叶斌,联系电话:83390879)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协提案委,市地税局,市国税局,市科技创新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财政局,市外办,市台办,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市工商局,市民政局,市金融局,团市委,市教育局,市卫生计生委,市交委,市公安局,市政务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编办。

浏览次数: -
分享文章到
返回顶部 打印页面 关闭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