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图片新闻
我市多措并举积极推进“粤菜师傅”工程
发表时间: 2018-12-25 15:27 信息来源: 市人社局 浏览字号:

12月14上午,由市旅游局、市人社局、市商务委、增城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广州市乡村美食汇暨增城粤菜师傅工作室启动仪式”在增城举行。该活动突出展示纯手工制作、地道乡村味的广州乡村地道美食,集中展示广州各区特色美食精华。同时,启动增城粤菜师傅工作室,由广州著名美食家庄臣主持工作室的菜品提升、品鉴、宣传、推广、研发和传承增城本土菜色,提升增城乡村旅游的餐饮服务水平。来自广州市11个区的近百种乡村纯手工美食在正果老街汇聚,吸引了3万多名游客赶来品尝地道美食、体验乡村旅游。本届乡村美食汇从12月14日至16日,持续3天。

首届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粤菜师傅工作室启动,是广州市以“旅游+美食”模式促进乡村美食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向全省乃至全国的旅客推广广州乡村美食以及传承粤菜师傅技艺的重要举措;是广州市深入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际举措,也是深入推进“旅游+文化+美食”融合发展的创新之举。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乡村旅游是非常重要的抓手。”广州市旅游局负责人认为,首届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粤菜师傅工作室启动,是广州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积极推进“旅游+文化+美食”的有益尝试。

“旅游+美食”为乡村振兴创造新动能

首届广州乡村美食汇以“旅游+美食”的模式,并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吸收、融合广州11个区的特色乡村美食文化,在现场设置美食区、厨艺菜品展示区、招商和旅游宣传区、农副产品展示购物区、民俗及农耕文化展示区等10个功能区,集中传播广州乡村传统美食文化,重点展示上百种纯手工制作、地道乡村味的美食。

在美食区近80个展位上,云吞、濑粉、传统砵仔糕、芋丝糕、煎酿豆腐、糖不甩、龟苓膏等极具乡土风味、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让人垂涎欲滴;在农副产品展示购物区,正果腊味、正果酱油、正果腐竹、迟菜心、黄塘头菜等增城本地特色产品也吸引大量游客的眼球;在民俗及农耕文化展示区,畲族风情及榄雕、竹编、剪纸等传统手工艺的展示则让游客纷纷驻足观看,并不时拿起相机拍照。这个位于广州市增城区东北部的一个小镇,此时热闹非凡、人声鼎沸。

乡村美食汇以美食为媒,加深了游客对广州乡村美食的了解,扩大了广州乡村美食影响力,提升了广州农副特色产品的知名度,对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创造出新的动能。

粤菜工作室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平台

继广东省首个粤菜师傅工作室于今年9月26日在从化挂牌成立后,增城粤菜师傅工作室也于12月14日正式成立。据介绍,落户从化的粤菜师傅工作室侧重于送技术、送人才、送培训下乡,而增城粤菜师傅工作室则侧重于乡村美食的传播推广和粤菜师傅的技艺传承。

该工作室由广东省食文化研究会会长、著名美食家庄臣担纲主持,专家团队里还有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广州酒家集团名誉董事长温祈福,广东省食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利永周,米其林一星餐厅总厨黄景辉、郭元峰、梁健宇,广州老字号“陈添记”的第二代传承人陈本明等中国烹饪大师。该工作室可以说是声名显赫、实力雄厚。同时,该工作室还将作为广州电视台“百味广州”栏目的拍摄制作基地。

“粤菜师傅”为岭南饮食文化打造新名片

市人社局郭志勇局长出席活动并致辞。郭志勇局长总结了今年市人社局为推进“粤菜师傅”工程作出的努力并介绍了市人社局接下来进一步推进“粤菜师傅”工程的工作部署。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同志在广东省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和市委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要求,把深入推进“粤菜师傅”工程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举措抓好抓实。市人社局、市旅游局、市教育局、市农业局、市商务委联合印发了《广州市“粤菜师傅”工程实施方案》,制定了《广州市“粤菜师傅”评价认定工作方案》,建立包括技能竞赛、企业评价、日常鉴定等多元化广府菜评价模式;搭建粤菜师傅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职业资格评价、首席技师、大师工作室等一条龙的多层次评价体系。今年9月在从化启动了全省首个粤菜师傅工作室。10月底市人社局联合香港、澳门、成都举办了第十届穗港澳蓉青年技能竞赛,广州选手荣获了此次赛事唯一烹饪专业金牌。

下一步,我市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将充分发挥粤菜培训基地和工作室的引领辐射作用,深入开展“百厨百店”三年行动计划,大力丰富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广泛开展粤菜师傅技能竞赛,积极推动“粤菜师傅”菜品改造计划。到2020年,力争在全市设立一批粤菜师傅培训(实训)基地,建设2个粤菜烹饪技能人才省级重点和特色专业,打造10条以上旅游美食精品线路,培养100名以上粤菜名厨,100家以上粤菜名店,培训粤菜烹饪人才5000名以上,努力将“粤菜师傅”打造成弘扬岭南饮食文化、促进大湾区融合交流的亮丽名片。


现场照片。

浏览次数: -
分享文章到
返回顶部 打印页面 关闭本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